获奖者风采

丁奎岭

丁奎岭院士撰写了《合成我们的未来》专题科普报告,全面地阐述一百多年来合成化学为人类社会的进 步做出的巨大贡献,合成物质和合成材料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展望21世纪的合成化学,将继 续发挥其强大的创造力,不断深化学科内涵并拓展与其它领域包括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的交叉与融合 ,将为继续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世界做出新的贡献。2017年丁奎岭院士以《合成我们的未来》科普报告内容 为蓝本,组织拍摄了《我们需要化学》系列科普视频。通过场景实拍、权威采访、动画演示、情景再现等 手法深入浅出地向公众解读化学

吴志强

吴志强是城乡智能规划领域的国际著名科学家,长期从事城乡智能规划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 。他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以流定形”的智能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在数据量化辨识、城市智能推演 、规划迭代优化等方面,均有重要原始创新,处于国际引领地位。吴志强院士团队创建了全球最大的城市 动态数据库,率先建构全球领先的城市要素配置平台,首创城市智能模拟平台,填补了国内空白。其研究 成果成功应用于上海世博会、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大项目,并为米兰、丽水、迪拜三届世博会以及雄安新 区提供了科学指导,为智能城市规

汤钊猷

再过一个月我就90岁,评委给我这个殊荣,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1958年我写第一篇科普文章至今六十年,尽管写过百余篇科普文章,十几本科普图书,百余场学术报告和科普讲座,但大多都是传播科学知识。

许智宏

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在中国的实施以及《人与生物圈》杂志,向社会公众乃至世界宣传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贡献了重要力量。领导并推动“人与生物圈计划”国家委员会于2016年成立了媒体传播专家组,并于2017年与新华网共同签署了深度战略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借助国内主流媒体力量,向国内外宣传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保护生命共同体。

孙颖浩

孙颖浩,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973首席科学家,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现任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兼泌尿外科中心主任、全军前列腺疾病研究所所长、长海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主任。

陈凯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药物化学专业,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积极参与组织和实施“1035计划”、“创新药物研究和中药现代化”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特别是推动《重大新药创制》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为促进我国生物医药领域初步实现从仿制到创新的重要转变,做出了贡献。 作为中国科学院人口健康领域战略研究组的组长,带领研究组开展多项人口健康领域的科技战略研究,提出了《我国人口健康领域2010~2050年科技战略发展路线图》等一系列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