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湿地走近市民,使野趣触手可及——上海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科普特展亮相第九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

    2023-11-15



     2023年11月11日—17日是第九届,本届主题为“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美丽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际化大都市,11月10日—11日,由组委会指导,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主办,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与上海蚂蚁森林生态绿色发展基金会承办,作为本届重要环保科普活动之一的上海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科普特展在上海万象城举行。






    多方位跨界合作

    共同打造魔都湿地生物多样性科普首展






     通过联合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城市荒野乡土生态科普示范基地等一系列专业机构,聚焦超大型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等热门环保话题,本次特展在购物中心现场为市民公众打造了1:1还原的上海重要湿地生态环境,并通过80余种常见生物、70余幅绘画作品,以上海典型湿地类型与常见物种类群、候鸟监测、中华鲟保护、小微湿地保护与修复等内容开设8场湿地科普微课程,配合现场互动装置体验等,全方位展现了超大型城市商业空间与自然生态的完美结合,带领广大市民朋友走近上海的自然保护地、领略魔都丰富的生态资源,从而广泛传播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上海的生态文明理念。本次科普特展吸引了近万人次参观,千余人次参与互动打卡,还得到了澎湃新闻、文汇报、上观新闻、中新社等多家主流媒体的报道。







    布设五大主题展区

    让魔都丰富的湿地生态资源可视化






     本次科普特展以“让湿地走近市民,使野趣触手可及”为核心设计理念,选取了上海典型湿地生境,通过场景还原、物种展示等方式,系统介绍了上海城市湿地的标志性自然风貌和生物群落。在现场展陈中,既有还原的崇明东滩芦苇滩涂候鸟迁飞场景,也有呈现城市河道水下生物群落的生物展缸和沪上常见蛙类生境展示模型,同时依托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上海城市湿地生态——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展示由环保科研工作者和绘画爱好者共同创作的上海城市湿地生境科普绘画作品和常见物种手绘图。在活动现场中,“参观+研学”的独特模式吸引了大批市民特别是家长、孩子驻足参与,并动手体验“保护地巡护”“城市湿地中的动物朋友——湿地生物生态位匹配”“鸟类涂色”“贝壳配对”等互动装置和科普小游戏,学习上海城市湿地中鱼类、鸟类、底栖生物、水生植物等生物类群协同作用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稳定健康的自然环保知识。




     作为长江入海的关键节点,上海襟江负海的独特区位优势使得湿地对城市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多种多样的湿地支撑起了上海这一特大型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为包括人类与各种生物在内的所有“城市居民”生命共同体筑牢了生存和发展的稳固基础。在今年期间,主办方通过打造一场集科普、生境、感观为一体的科普特展,将广布于上海的各类湿地浓缩呈现在城市中心、市民身边,与观展公众进行零距离互动,使远郊的野趣自然变得触手可及,展示上海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果和最新动态,传播具有生命观、动态观、系统观的都市生态哲学,从而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把上海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城市与湿地和谐共生的生态之城。


    来源: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
x

本网站由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维护

沪ICP备13008033号-7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中山西路1525号1号楼1112-1118室

Tel:021-64332556-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