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九天”来了,这些养生秘诀助你防寒防病!

    2024-01-09



    俗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

     说明此时到了一年中极寒的时候

    也是很多疾病的高发期

    对年龄大的人来说

    更是一年中最危险的时候

    小编这就给大家介绍这个时候

    应该如何养生~


    划重点

    01

    一年中最危险的季节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冬季心血管患者死亡人数比夏天高41%。另有数据表明,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我国老年人发病率及死亡率比全年平均数高出4倍之多。


    可见这样的气候对中老年朋友尤其不友好,气温过低,可能会诱发或加重一些疾病。


    划重点

    02

    中老年人易冷出5种病

    眼下正值数九寒冬中最冷的阶段,气温极低,人体的防御功能也濒临最低点,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最爱在此时扎堆。


    1.心血管疾病

    每到低温时节,医院里心梗的患者就会增多。受冷空气刺激,心血管病人的冠状动脉容易收缩、痉挛,同时寒冷会增加心脏工作负荷,发生供血不足,出现栓塞。


    注意:

    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本来就存在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的问题,气温降低时原本狭窄的血管会变得更加狭窄。


    2.脑血管疾病

    寒冷不仅会让心血管负担增加,脑血管负担也会增加。寒冷容易促使脑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更容易出现脑出血、脑血管爆裂的情况


    3.关节疼痛

    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空气湿度和气温变化与关节疼痛有关,突然降温容易诱发关节疼痛。


    4.冻疮

    寒冷是冻疮发病的主要原因。


    5.呼吸道疾病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而老年人免疫力较低,哪怕是一次普通感冒或病毒性感冒都有可能转变为肺炎。


    划重点

    03

    4个三九关键词


    1.食宜温

    天气寒冷时要注意补肾,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等,有助身体御寒,温肾助阳,此外,黑芝麻、黑木耳、黑豆黑色食物也是冬季养肾的好选择。


    2.睡宜早

    为了顺应冬藏,起居上应注意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时间;清晨不妨赖床几分钟,伸伸懒腰,或者靠在床头坐一坐再起。


    3.动宜慢

    冬藏时节,锻炼要有节制,微微出汗就好,建议选择一些舒缓运动,如慢跑、八段锦、走路等。


    4.心宜平

    注意积极调节心态,节制喜怒,多听音乐,多参加娱乐活动。还要多晒太阳,接受“光合作用”,静心等待寒冷过后的春色。


    划重点

    04

    三九天,护好身体5个部位


    1.头

    零下10℃时,四分之三的热量从头部“跑掉”。


    建议:

    天冷时出门,应戴上一顶保暖性较好的帽子,以毛线、毛呢等材质为佳。


    2.脚

    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少,表面脂肪薄,一旦受寒,可能会引起局部体温下降、抵抗力减弱,更容易患上感冒等多种疾病。


    建议:

    1.出门时穿上厚鞋袜;

    2.每晚用热水泡脚,可以适当加些艾叶、粗盐以护阳走肾,水要没过脚踝,水温保持在38℃~40℃,每次15分钟~20分钟。


    3.颈

    颈部是寒气入侵的主要位置,颈部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建议:

    出门时围一条围巾,避免颈部着凉。


    4.膝盖

    膝关节周围的末梢神经对温度和气压变化比较敏感,受凉后会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容易引发关节炎。


    建议:

    1.适度运动,保持膝关节的灵活性;

    2.注意保暖,不轻易露出膝关节。


    5.腹部

    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下腹受凉对女性生殖健康伤害比较大。


    建议:

    冬季穿个护肚子的小背心,晚上睡觉盖好被子,不要露出腹部。


    划重点

    05

    防病别做7件事


    1.洗澡水温别过高

    洗澡时水温过高,容易烫伤皮肤,加剧皮肤干燥。同时,过高的水温还会增加心脏负担,特别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水温过高可使血压降低、心率加快,加重心脑血管负担,甚至引起休克。


    建议:

    洗澡时水温与体温接近为宜。


    2.醒后别立即起身

    冬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醒后猛起身,血压一下上不来很容易引发意外。


    建议:

    起床坚持“333”原则,即刚苏醒时,睁开眼在床上躺30秒,起来后坐30秒,坐到床边等30秒。


    3.别用围巾捂口鼻

    围巾一般不常清洗,会大量吸附灰尘和细菌,且其纤维容易脱落,此时用围巾捂口鼻,可能会诱发呼吸道疾病。此外,围巾不建议太长,以免骑车时发生意外,引起窒息。


    4.别一大早锻炼

    冬季清晨寒冷,心脑血管会因此受到明显刺激,且早上空气质量差,并不适宜锻炼。


    建议:

    锻炼最好在下午三四点进行,以慢跑、走路为宜,运动前至少热身20分钟,切忌大汗。特别是平时阳气亏虚之人,锻炼宜“必待阳光”。


    5.别开电热毯睡觉

    不少人晚上睡觉喜欢用电热毯,或者用热水袋取暖,时间长了容易引起低温烫伤,特别是“糖友”,很可能烫伤了而不自知。


    建议:

    电热毯最好在睡前开启,睡觉时关掉,长时间使用电热毯也容易造成血液黏稠。


    6.别总是不开窗

    冬季门窗紧闭,人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咽喉疼痛等症状。


    建议: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以每天早、中、晚三次各通风20分钟为宜。


    7.别不注意补水

    天气越冷,越要多喝水。虽然人们待在温暖的室内,不怎么外出活动,但并不意味着人体消耗的水分会减少。如果喝水少,血液浓稠度就会偏高,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

    每天喝水1500毫升,要少量多次地喝,不要等到渴了再喝水。


    来源:以上内容来自网络,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来源:上海科普教育
x

本网站由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维护

沪ICP备13008033号-7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中山西路1525号1号楼1112-1118室

Tel:021-64332556-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