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9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雷州半岛是我国的第三大半岛,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区位优越,位居粤、琼、桂三省(区)交汇处,因历史上属于雷州所辖而得名,与我国的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合称为中国的三大半岛。海南省,简称“琼”,位于中国最南端,是我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海南省的简称“琼”来源于历史上的?琼山县,而琼山县的得名则源于一座名叫“琼山”的小山。
我国雷琼地区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包括广东省的雷州半岛、海南岛北部和琼州海峡,面积约1.75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其文明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雷琼大地曾同为一体,它经历了拉张、裂陷、海平面升降、陆岛分离和第四纪冰期,最终形成了现今跨越海峡的雷琼火山群。
雷琼(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部)火山群是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火山群,已发现约177座新生代火山,火山活动方式以裂隙式喷溢为主,兼有中心式喷发,火山群活动时间从中白垩纪持续至全新世:中白垩纪时期南海西南部开始扩张,导致雷琼裂谷初步形成,区域内局部出现火山活动;渐新世至中新世,南海扩张使雷琼裂谷持续张裂拗陷,导致地壳减薄,上地幔物质沿断裂上溢形成火山喷发;中更新世,雷琼火山活动逐渐达到盛期;至全新世,雷琼火山活动趋于平静。最近一次喷发是在海南岛的石山地区,距今约1万3千年前。火山岩大多以石英拉斑玄武岩和橄榄拉斑玄武岩为主,部分地区也有少量的碱性玄武岩出现,一些碱性玄武岩还携带有地幔橄榄岩捕虏体以及单斜辉石、石榴子石巨晶。区域火山群的活动受到多个板块的碰撞作用和地幔柱上涌的共同影响。雷琼地质公园2006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广东省雷州半岛火山群部分火山位置图(左图)和海南省琼北火山群部分火山位置图(右图)(图均源于GF-2对地观测影像和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雷琼火山区的火山岩面积约8000平方千米,其中雷州半岛约3900平方千米,海南岛北部约4100平方千米,除极少数为古近纪和新近纪外,其余均为第四纪火山岩。其中,雷州半岛北部的火山地貌一般都保存较为完好,如湖光岩火山、硇洲岛火山(又称灯塔火山)、围洲岛火山等,火山喷出岩类型以玄武质火山岩类为主。如今,雷琼火山群已经是中国第四纪火山中分布面积最大、火山数量最多的火山群,也是唯一的热带城市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其中,雷州半岛北部的湖光岩火山喷发后形成的低平火山口湖(玛珥湖)与德国艾菲尔地区的玛珥湖签署了“中德姐妹湖”合作协议。如果说湖光岩玛珥湖如诗如画、享誉国内外,那么吉林省龙岗火山群内分布的玛珥湖群则有着不一样的磅礴大气与美不胜收!
琼北火山群位于海南岛北部,是雷琼火山群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一座城市火山群。琼北地区也是我国历史大震活动区之一。琼北火山群保留的可识别火山口有140多座,火山熔岩覆盖面积约4000平方千米,遍及海南省的海口、澄迈、临高、儋州、定安、文昌和琼海七个市县。火山群规律性地呈北西方向排列,全部位于王五-文教断裂带的北侧。火山锥体大多保存完好,火山口轮廓清晰。第四纪火山岩是琼北火山区内分布最广的火山岩,其大多出露于地表并形成大面积的玄武岩被和众多的火山锥。其中,雷虎岭火山、马鞍岭火山等多座活火山,是全新世约1万年以来有过喷发活动的活火山。如果说琼北火山区内的绳索状、扭曲状、珊瑚状的玄武质熔岩流堪称绝美,那么吉林省长白山天池火山的玄武质熔岩流更是大放异彩!
雷州半岛火山群湖光岩火山(左图)、琼北火山群风炉岭火山(中图)和眼镜岭火山位置图(右图)(图均源于网络)
吉林省三角龙湾火山低平火山口湖(玛珥湖)(左图源于网络)和南龙湾火山低平火山口湖(玛珥湖)(右图,原创图件)
琼北火山区内的玄武质熔岩(左图和中图,图源于网络)和吉林省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内的玄武质熔岩(右图,原创图件)
马鞍岭火山(群)位于海口市西南约15公里处,在火山口的东北面有一个“V”字形的豁口,是当时火山喷发熔岩流的外溢出口。马鞍岭火山由四座火山组成,南锥风炉岭火山、北锥包子岭火山及旁侧两个寄生小火山,远看其组成的轮廓形似马鞍状。南锥火山规模较大,貌似风炉,古有风炉岭之称,现改称为风炉岭火山。风炉岭火山高程约222.8米,底座成圆形,内径约120米。在风炉岭火山旁边的两个寄生火山,犹如风炉岭火山戴了一幅眼镜,被人们称为眼镜岭火山。靠东的一个以喷气为主,靠西的一个曾有熔岩溢出,俯瞰火山口厚厚的轮廓,更像是一副太阳镜。所以说,中国最南端的热带城市火山群竟然戴着一副“太阳镜”,而且“眼镜度数”还不一样!此外,马鞍岭火山(群)喷发于八千多年前,也是雷琼世界地质公园中最年轻的火山。
马鞍岭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火山锥、地表熔岩流和地下熔岩隧道等火山地貌形态各异。火山区内形成的雨林栈道、重阳木、荔枝树、海南黄花梨和鸡蛋花树等,犹如毛茸茸的绿色衣裳,披在了火山群之上,充分展现出了火山生态文化之美。马鞍岭火山是由岩浆多期次喷发而形成的,而寄生的火山锥是火山主锥体形成以后,火山活动仍在不断地进行着,在火山主锥体周围的山坡上形成的许多小火山锥。这种寄生火山锥在全球范围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火山地质现象,如意大利卡塔尼亚市的埃特纳大型活火山共有300多个寄生火山锥。
意大利卡塔尼亚市埃特纳大型活火山北坡寄生的火山锥(左图,原创图件)和东坡寄生的火山锥(右图,原创图件)
雷虎岭火山位于海口市永兴镇东南约4公里处,火山轮廓形似蹲虎而得名,火山口规模比马鞍岭火山口大了近1倍,因此更为雄伟壮观。火山海拔约168米,坡度约30°,火山口的口径约280米,底径在50-100米范围内,内坡坡度约50o,北东向有豁口。火山口环壁呈阶梯状,底部宽广平坦,酷似一个巨型天然体育场。据历史资料《临高县志》记载:“光绪九年(1883年),临高地裂,有火上炎,草木皆成灰烬,土黑如墨”。解放前广州的《越华报》中也曾报道:“1933年6月下旬,澄迈县离金江市约三十里之南蛇岭发生火光,长十余丈,闪耀夺目,远望之有若火龙。至7月7日飓风大起,次日该岭火光处突然爆裂,岭顶巨石崩裂倒下,被压之地二十余亩... ...”。一般认为火光于前,而爆裂于后,疑是火山爆焰,并且在海南岛的临高、澄迈两县皆有火山分布。因此,上述历史记载可以说明琼北火山群在现代仍是有活动的。
另外,琼北火山群的火山观测研究资料表明,火山区内已查明温泉点约32处,释放的火山气体包含H2O、Rn、He、CO2和CH4等,它们以壳源为主,混有少量的幔源组分。火山区地震背景噪声成像显示,在火山群底部5-15公里的上地壳范围内存在岩浆囊。现有的火山区地震监测资料显示,火山区发生的地震以微地震为主,偶尔发生有感地震。其中,1998-2021年火山区共记录到ML1.0级以上地震约151次,最大地震震级为3.5级,均为构造型地震(资料源于中国地震局火山研究所、海南省地震局和广东省地震局),以上证据也均表明琼北火山群现今仍有活动。
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火山分为活火山和死火山,其中活火山包括正在喷发的火山和将来可能喷发的休眠火山。而死火山是指史前曾发生过喷发,但在人类历史时期从来没有活动过和长期不喷发的火山,此类火山因长期不曾喷发已丧失了活动能力。上述按照火山活动性的划分是相对的,因为以往多座火山喷发的事实表明,原来认定的某些死火山,也会突然地爆发,并可能造成巨大的火山灾害。如意大利那不勒斯市的维苏威大型火山(全称为苏玛-维苏威火山),公元初前,著名的地理学家斯特拉波(Strabo)根据维苏威火山的地形地貌特征断定它是一座死火山,当时的人们完全相信这一论证。谁也没有料到公元79年8月24日它突然爆发,发生了十分严重的火山灾害。
火山喷发形成的巨量火山灰、高温火山碎屑流等在极短时间内吞噬了古罗马时期的第二大城市-庞贝城。直到18世纪中叶,考古学家才将庞贝城从数米厚的火山灰、火山碎屑等火山喷发物中发掘出来,城内的古老建筑和姿态各异的市民遗骸都保存较为完好,现今的庞贝古城也成为世界著名的火山遗迹旅游圣地。如今,维苏威火山已被火山学家们列入到世界典型大型活火山的行列,其喷发危险程度稍逊于欧洲最危险的坎皮佛莱格瑞超级活火山。
意大利那不勒斯市维苏威大型活火山最高点(左图,原创图件)和挖掘与修复后的庞贝古城(中图和右图,原创图件)
本期参考文献:
[1] 李建生. 我国雷琼地区火山群[J]. 自然杂志, 1981, 9, 66-68.
[2] 卢永健, 魏琼珍. 海南琼北火山监测与研究[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5, 7(4), 33-36.
[3] 孙谦. 琼北第四纪火山活动与岩浆演化[D].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博士论文, 2003.
[4] 徐晓枫, 王惠琳, 陈小敏. 海南岛及邻区地震精确定位及断裂构造分析[J]. 地震研究, 2014, 37(2), 6.
[5] 赵慈平, 胡久常, 周艺颖, 等. 雷琼火山现今幔源流体释放及气体源区温度研究[J]. 第四纪研究, 2023, 43(2), 458-472.
[6] 陈凯琪. 海南琼北地区中上地壳火山岩浆囊的地震背景噪声成像研究[D]. 浙江海洋大学, 博士论文, 2019.
[7] 盘晓东, 徐智涛, 李萌萌, 等. 长白山全域旅游交通体系建设多重自然灾害及生态安全评价报告[R]. 吉林省地震局, 2022.
[8] 李忠伟, 徐智涛, 闫东晗, 等. 郯庐断裂带北延伊通-舒兰断裂四平段基于高分辨率遥感解译技术活动断层探察项目报告[R]. 吉林省地震局, 2020.
[9] 徐智涛, 孙立影, 李萌萌, 等. 龙岗火山区早更新世玄武质熔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来自Rb-Sr同位素定年、元素地球化学及Pb同位素证据[J]. 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2023, 53(3), 887-903.
[10] 叶希青, 徐智涛, 孙立影, 等. 吉林老虎山火山区中新世碱玄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J]. 地球科学, 2024, 49(4), 1352-1366.
[11] Xu, Z.T., Ye, X.Q., Pan, X.D., et al. Geochemistry of apatites from preshield and postshield basalts and their petrogenetic implications: A case study of the Naitoushan basalt and Heishigou dike in the Changbaishan Tianchi volcano, NE China[J].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2024. Doi: org/10.1007/s00710-024-00863-4.
[12] Xu, Z.T., Sun, L.Y., Ye, X.Q., et al. U–Pb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dikes in the Changbaishan Tianchi volcanic field (NE China)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the coeval Jingbohu and Longgang monogenetic volcanic fields[J].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2023, 66 (3), 814-831.
[13] Li, M.M., Xu, Z.T*., Ventura, G., et al. Geochronology and petrogenesis of Early Pleistocene dikes in the Changbai Mountain volcanic field (NE China) based on geochemistry and Sr-Nd-Pb-Hf isotopic compositions[J]. 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2021, 9, 729905.
[14] Xu, Z.T., Sun, J.G., Han, J.L., et al. Geochronology, geochemistry, and Pb–Hf isotopes of mineralization-related magmatism in the Dongyang gold deposit, Fujian Province, southeastern China[J].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020, 57(5), 553-574.
以上信息均整理自互联网,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