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6
大
年
初
五
大年初五,在春节中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很多民间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一起来了解一下。
民俗简介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许多地方时兴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尤其放“二踢脚”(两响)称“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人们从初一至初四已经四天没干活了,日出之前放炮崩穷后,要努力干一天活,称“恨穷”。“破五”意味着只要在新的一年里,不辞劳苦勤勤恳恳便可过上好日子。
节
日
节日习俗
破五
正月初五又叫“破五”,破五有两种意思。一种意思是,在正月初五这一天,以前正月诸多的禁忌都解除了;还有一种意思,“破五”有“送年”的含义,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三十以前的常态了。因为初五过后人们便要开始工作,商店开门营业、学子返回学堂。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装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
现在仍有很多地方时兴赶“五穷”的风俗。“赶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唐代韩愈在《送穷文》中说:“凡此五鬼,为吾五患”,所以要送走之。久而久之就有了“赶五穷”的风俗。
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外面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清理出去。
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但能扫扫地,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特别是大年初一,那一天扫把也不能动的,说是动了就会把好运气扫掉了。可到了初五这一天,就可以将垃圾扫出大门了。人们说:这下子,一切穷气穷鬼都给赶跑了!
接财神
由于初五日是五路财神的诞辰,为征利市,人们要提前在初四就迎接,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凡是接财神,必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讨个吉利。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发发发。
供奉五路财神
初五还要供奉五路财神。
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五路财神即东路招财神、西路进宝神、南路利市神、北路纳珍神和中路玄坦神。
传说他们是兄弟五人,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依然常常显灵,对穷苦者有求必应,因此他们兄弟五人被人们供奉为财神。
兄弟五人成为财神后分别掌管着东西南北中五条财路,而财货的流通都要从这五条路上通行,因此五路财神尤其被商家所看重。
习
俗
来源:以上内容来自网络,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